(雅昌艺术网讯 裴刚)画廊周(Gallery Week)在欧美行之有年,柏林、纽约、巴黎等各大城市里的画廊在同一个星期的周末举办开幕,使尽全力展现重量级的藏品之外,还举办各式各样活动,希望能吸引顶尖藏家,也能够吸引对于艺术收藏感兴趣的人,并同时挖掘画廊的潜在收藏家。整合画廊的行业群体的力量联合举办画廊周。画廊周除了是一次画廊产业发展现况的展示,另外,如何使艺术品产业在商业活动有更多亲近社区、接近公众对艺术品消费的种种可能也是画廊周的探索方向。对于公众对艺术的传播和公共教育而言也是一种途径、管道。同样举办过画廊周的城市——柏林画廊周(Berlin Gallery Weekend),柏林的文化部秘书 Anrdé Schmitz说道:“柏林容纳了超过400家画廊和6000名不断进行实践的艺术家,我们不仅是欧洲最大的画廊城市,同时也具有最强大的创新性,”北京是否未来能够形成非常灵活的商业艺术,具有强大创新性,显现城市的个性和竞争力。在董梦阳看来缺少文化艺术的城市就如同缺乏了维生素一样,要两代人努力补充完成。
作为北京画廊协会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大举措,也是北京首度举办的画廊周,“2012北京画廊周”于9月22 日正式开幕,此次活动在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雍和艺术区、22院街、三里屯、云起时等北京六大艺术区同时展开——近60场展览、一场画廊生态论坛、六场雅昌画廊故事讲堂、首场全国画廊主联谊活动“画廊之夜”、“钻石之叶”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外围展,以及艺术公益活动和文艺演出,成为北京的秋季艺术嘉年华。而国内此次画廊周与国外比较又有不同,画廊协会会长程昕东对雅昌艺术网说:“国外一般都是一些小型的,自发的街区,几个画廊可能会定期的,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不像我们这样,我们有主办单位,而且我们的规模也很大,而且这次活动基本上把北京市各个艺术区有代表性的画廊都集中在一块了,这个规模和声势就不一样了,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优势。”
由北京画廊周活动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北京市文化局支持,北京画廊协会主办,北京艾特菲尔文化有限公司和雅昌艺术网联合承办,以“走近艺术 走进画廊”为活动主旨,倡导人们在闲暇之余走进画廊,培养艺术素养,开启一种全新的生活休闲方式。
北京市画廊协会秘书长董梦阳在对雅昌艺术网讲到举办画廊周的初衷时讲到:“首先北京成立了画廊协会,协会要有所作为。画廊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服务画廊。今天尤其在中国这么一个现状中,我们如何提高画廊的影响力变得尤为重要,让人们走进画廊,走近艺术,平常艺术市场看着很繁荣,其实繁荣都在拍卖上,都在很多私下交易上,今天画廊的交易没有多大的。这个事情是有点儿本末倒置,或者是有点儿不正常,我觉得今天我们做这个工作,通过画廊周,通过大家这么一个集体的行为,包括有一个跟企业的合作,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就是扩大画廊的影响,让人们知道画廊存在的意义,让大家走进画廊,这就是初衷。这是第一届,我们也希望探索在中国做这么一个事情的方式,画廊周有企业,有政府,有协会的共同组合,大家一起结合起来推动这件事情。政府更多的是对我们行业的一个支持。画廊协会就是如何扩大行业的影响,企业希望一级市场的推广,未来的成长,大家得到好的支持,这是三方共同的一个愿望。”
建立大众消费的基础
在国内艺术市场的基础消费群体薄弱的大环境下,画廊周的作用如何体现?如何匹配中国的国情?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市场化的前提是产业化。产业化首先必须基于巨量的消费需求以及生产者的自由进出而不是人为筛选。仅靠有限的藏家和美术馆需求来推动艺术行业完成产业化和市场化是不现实的。著名批评家栗宪庭认为:“这是个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我从2005年开始关注这方面,连续写了一些关于平价市场的文章,主张两级市场之外应该有个平价市场,就是让老百姓参与评价艺术,参与当代艺术收藏。平价市场就是主张在各地逐渐建立一种平价市场的系统,就像卖菜一样,大众有空闲或者哪怕出于装修房子的目的,去买便宜的同时是原创的艺术品。同时,艺术家也不要把自己当作伟大的艺术家,艺术家首先是个手艺人,要把自己的身份降下来。
中国传统文人本来就是士,是官僚,都很孤芳自赏。现代社会是个大众社会,知识分子首先是大众的一员,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分子,应该是一批和老百姓的生存、命运息息相关的人。艺术家的身份降下来之后,年轻艺术家的一张原创的画卖500 块、几千块行不行?对于老百姓,装修房子买行画也不便宜呀。我们现在的小青年都住楼房,装修的时候买一张5000块钱的原创作品不比买张行画好吗?而且原创的作品是有价值的,说不定你的眼光好,买到一个中国的凡·高,凡·高的画当年多便宜啊。张晓刚的画当时也只有一两百美金呀。平价市场能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当代艺术收藏,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一旦开发以后,老百姓就参与到整个艺术的评价标准里边,这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建设。
关于平价市场我做了一小个实验。成都贝森公司有一个两千多平方米的废弃的大游泳池,我帮着改造成一个空间,然后把成都的几个艺术聚集区的艺术家介绍给他们公司。那里雇的服务员都是艺术家,他们给观众讲解,观众参观的过程就是理解艺术的过程。那里所有的作品售价不超过1万元,现在已经运营3年了。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馆长沈其斌做的‘艺术超超市’,也是这种性质。如果每个城市都这样做的话,这件事情就做成了。”
董梦阳在谈到北京画廊周的特点时讲道:“我们刚开始做画廊周,这个概念国外是有的,这个事情国外是有的,至于这个模式我认为是更中国化的一件事情,因为我觉得在中国,尤其是做文化产业的时候也离不开政府的一些支持,这首先是国外做不到的,包括我们政府在调动公共资源帮助我们宣传和推广,这是我们的一个特点,我们的协会说白了还是和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还不是完全民间的协会,的确要把握一些方向。因为企业的介入,可能对未来画廊周,包括商业运作也好会有帮助的。这是我们架构的这么一个关系。
公众的文化消费很重要的,我们认为的艺术市场,或者不是像拍卖那么天价的东西。艺术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享受,不见得是那么高高在上的东西。每个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百姓都能够接触的事情。重要的这是一个精神文明的体现,这是一个软件的成长,这是一个文明的进步,文明的成长。下个星期北京政协开始一个论坛,我要谈到政府未来对待文化艺术就像对待慈善、对待公益一样去对待、去扶持。其实我们这个民族或者我们的社会不仅缺少那些,而是更缺文化和艺术,艺术就是文明的结晶。我们更应该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对我们这个社会而言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有那么多的公益广告,能不能有一个艺术广告,让大家看到什么是艺术,而且我的发言是画廊和美术馆在艺术市场中的作用,不要忽略这些事情,总是在谈一个什么钱的事情,现在越来越会发现我们缺少的不只是钱,比钱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文明的进步。
其实也就是说公众对文化的消费,目前整体环境里边,家里边挂什么这是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大家好像都不太知道,没有专业的人去指导。画廊周也是有门槛的,哪些画廊可以进入我们的画廊周?首先回到画廊应该是一个专业的机构,一个真正的专业机构,画廊的老板是一个专业画廊总监,他们要做他们的讲堂,每个画廊给十个人去讲,一百个画廊有一万个人,一千个人能听到,能把这些专业的知识传播出去、传达出去,星星之火,我们期待它能够燎原。”画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学术价值的判断,因为画廊所售卖的是自己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学术信用。(如果画廊丧失了这样的判断,那也就失去了在艺术产业链条中存在的理由。)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画廊是否具有学术信用,更是其定价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关键。因此,政策层面对画廊的扶持,以及恢复学术市场秩序的背景是重建艺术品的大众消费市场。
建立画廊行业的信用体系
画廊不仅需要建立学术的信用还要对销售作品的品质、真伪有信用。“画廊作为一级市场的经营主体,在整个艺术品市场链条中处于一个尴尬境地,要培育、壮大这个市场,还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税收、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强化画廊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我想,文化部门应该加大配套政策投入,把"诚信画廊"作为一项工程来做,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让"诚信画廊"真正起到示范引导与带动的作用。”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说。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行业和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倒挂的现象。在国外,艺术市场有条件在长期试错中不断调整。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画廊承担着为学术市场把关、定价的职责,而拍卖行则成为更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品的竞价平台。国内则恰恰相反,拍卖行与画廊同时起步,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明晰各自的定位。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廊由于并不具备真正的学术能力,缺乏定价的合法性依据,因而在与资本的交锋中一击即溃,最终无法守住本该属于自己的市场定价权;而拍卖市场则在资本的利用下,实际上发挥了为整个学术市场定价的功能。所以会出现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倒挂,定价权倒置的情况。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就画廊协会的成立及画廊周开幕对笔者说道: “我觉得这是好事。我们从大的角度讲,经济崛起一定会带来文化的繁荣,所以当年法国、美国都是这样走的,这是一个逻辑。今天中国也一样,我们三十年的经济高增长,经济繁荣一定带来文化艺术的繁荣,所以有798的现象。当然文化艺术的繁荣很重要的就是一种普及,从普及来说刚刚你讲的对,也是一种消费,它既是教育,教育变成一种商业,商业就是消费,我觉得是对的,无可非议的。
中国很有意思,拍卖走在前边,二级市场一下子超级发达,抑制了一级市场的发展,按照国际上艺术品的商业生态或者是这样一种创作生态来讲,一级市场不发达,二级市场是做不起来的。我觉得重视画廊,成立画廊协会都是大好事,当然现在我们是做拍卖的,跟他们区别开来,我们做二级市场,他们做一级市场。但我们是关注和支持的。希望画廊协会他们做得更好,我希望也在北京,有像高古轩,佩斯这样一些中国的著名画廊,希望产生这样一流的画廊机构。”
因此,中国诚信画廊授牌仪式暨高峰论坛也将在北京画廊周期间举办。高峰论坛将以“画廊诚信机制的推动与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以此活动为契机,北京画廊协会将联合雅昌艺术网在画廊周期间发起诚信画廊调研,并由雅昌艺术网最终形成《中国诚信画廊调研报告》,深度解读中国93家诚信画廊,帮助画廊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引起政府和社会给予画廊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画廊周的期望
董梦阳在在谈到对画廊周的未来的期望时讲道:“我曾经跟一个画廊老板说,你把一张版画都卖了十万块钱怎么增值,怎么让人家普通人消费,市场需要各个层面的消费,而不是只盯着所谓的高端客户,高端人群。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因为政府很多公共资源在他们的手里,他们利用他们的宣传渠道帮助我们做这些工作。
第一届,坦率地讲我们的一个愿望就是刚才讲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期望,就是已经开始了,开始我希望别停下来,我们就不会停下来了。三年、五年、十年就做下去了,我想一定会做成真的是一个画廊的节日,有影响的,我想可能不是一个博览会的事情,不管从各方面的一个结果。
北京画廊周首先局限在我们的本土或者我们本市一个画廊的范围内,当然这里头也和我们协会的初衷有很多理念相同的地方,我们要扶持本土画廊的成长这个目的,博览会其实更多元一些,它跨地区的、跨国界的,这个可能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我想未来也像个博览会。只是北京的画廊博览会,得在内容上有所不同。”
从政府到艺术品市场的从业者都希望一级市场能够健康的发展,而北京画廊协会在探索的道路上试水画廊周。也正如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在画廊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这次画廊周参与的60多个画廊的展览,它向人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户,使人们看完画廊的展览,可以有心情愉悦的感觉,同时使人的审美得到提高,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大家都知道,艺术对于提高人的创造力是有积极影响的,所以希望画廊能够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也希望未来艺术市场越来越活跃。”对于这样多方共同合作支持的画廊周活动,也存在磨合和相互了解的过程。